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了凡四训》原文及翻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了凡四训》原文及翻译,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25 00:58:51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先生所著的一部劝善书,内容以“立命、改过、积善、谦德”四篇为核心,旨在通过个人修身与行善积德,改变命运、提升人生境界。该书不仅在佛学界广为流传,在民间也深受推崇,被视为修身养性、改善命运的经典之作。

一、立命之学

原文:

余童年丧父,母命弃举业,事医。然余心好善,未尝一日忘也。年三十,余梦至一山中,见一僧曰:“汝名袁了凡,今岁得第。”余笑曰:“吾名袁了凡,岂有此理?”僧曰:“尔虽名袁了凡,然非定数,可自作之。”余问:“如何自作?”僧曰:“但能行善,即能转命。”

翻译:

我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让我放弃科举考试,改行从医。但我内心一直喜欢行善,从未有一天忘记。到了三十岁,我梦见自己来到一座山中,看到一位和尚对我说:“你叫袁了凡,今年会考中。”我笑着说:“我的名字是袁了凡,怎么会有这种事?”和尚说:“你虽然名字叫袁了凡,但这不是注定的,你可以自己去创造。”我问:“那要怎么做呢?”和尚回答:“只要你多行善事,就能改变命运。”

二、改过之法

原文:

余观天道,常不欲人知,而人不知其所以然。故君子慎独,以修其身。若人无过,何须改?然人皆有过,特不自知耳。故改过者,先当自省,次则改之,终则守之。

翻译:

我观察天道,常常不愿被人知道,而人们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君子在独处时也要谨慎,以修养自身。如果一个人没有过错,又何必去改正呢?但每个人都有过错,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所以,想要改正错误的人,首先要自我反省,其次要加以改正,最后要坚持不懈地守住。

三、积善之方

原文:

善有真伪,有偏正,有是非,有半满,有大小,有难易,有阴阳,有吉凶。故善不可不察也。

翻译:

行善也有真假之分,有偏正之别,有对错之分,有圆满与不足之分,有大小之别,有难易之分,有阴阳之分,有吉凶之分。因此,行善不能不仔细辨别。

四、谦德之效

原文: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故君子居之,必以谦为本。

翻译:

天道总是减少满盈而增益谦虚,地道总是改变满盈而趋向谦虚,鬼神总是损害满盈而赐福谦逊,人道也讨厌满盈而喜欢谦虚。因此,君子为人处世,一定要以谦虚为根本。

结语

《了凡四训》虽为古文,但其道理深刻,贴近生活,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告诉我们,命运并非天定,而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善行来改变。只要我们心存善念、勤于改过、不断积德、保持谦逊,便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了凡四训》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