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王老先生有块地》】一、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学习,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感受歌曲的节奏与旋律,体验集体歌唱的乐趣。
2. 认知目标:理解歌词内容,知道“王老先生有块地”这首歌讲述的是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了解歌曲中的劳动与收获的关系。
3. 技能目标:能够跟随音乐节奏拍手或做简单的动作,初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并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歌曲。
二、活动准备:
- 音乐播放器(用于播放《王老先生有块地》)
- 图片或卡片(展示王老先生种地的场景)
- 小道具(如小铲子、小篮子等,用于情境表演)
- 黑板或白板(用于书写歌词关键词)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引入主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民伯伯是怎么种地的吗?今天我们要学一首有趣的歌,名字叫《王老先生有块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吧!”
播放歌曲《王老先生有块地》,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初步感知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歌词理解(8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或卡片,结合歌词内容进行讲解:
- “王老先生有块地,他种了小麦和玉米。”
- “春天来了,他开始翻土、播种。”
- “夏天到了,麦苗长高了,秋天收获满满。”
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如:“王老先生种了什么?”“他什么时候种地?”“最后怎么样了?”
3. 学唱歌曲(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逐句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可采用分段教学法,先教第一段,再逐步推进到整首歌曲。
在学唱过程中,加入简单的肢体动作,如拍手、跺脚、模仿种地的动作等,增强趣味性。
4. 游戏互动(8分钟)
设计一个“种地游戏”,让幼儿扮演王老先生,根据歌词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如:
- “翻土”——双手做翻土动作
- “播种”——双手撒种子
- “浇水”——双手做浇水动作
- “收获”——双手捧着“麦子”或“玉米”
通过游戏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同时增强参与感和趣味性。
5. 拓展延伸(4分钟)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唱这首歌,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如用身体打击乐、画出种地的画面等。
四、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听、说、唱、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既培养了幼儿的音乐兴趣,也增强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结合生活实际,拓展更多与劳动相关的歌曲和活动。
五、附:歌词内容
王老先生有块地,
他种了小麦和玉米。
春天来了他翻土,
夏天麦苗长得高。
秋天来了收庄稼,
大家开心笑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