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学生读《命若琴弦》读后感1000字(读后感作文)】在高二的语文课上,我第一次接触到史铁生的短篇小说《命若琴弦》。这篇作品虽然篇幅不长,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它用简单而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生命、希望与信仰的故事,让我对“活着”的意义有了新的思考。
故事讲述了一位老瞎子和小瞎子师徒二人,靠弹琴说书为生。老瞎子一直有一个信念:只要他能弹断一千根琴弦,就能得到一卷药方,治好眼睛。但当他终于弹断一千根琴弦时,却发现那张所谓的药方不过是一张白纸。这个真相让他崩溃,最终在绝望中死去。而小瞎子在得知真相后,却没有因此放弃,而是选择继续带着希望前行。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老瞎子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虚无缥缈的希望,而这个希望最终被证明是假的。然而,正是这个虚假的希望支撑着他活下去的动力。这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是否也需要这样的“希望”?也许,生活本身并没有太多意义,但正是因为有希望,我们才愿意继续前行。
史铁生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老瞎子的执着、小瞎子的坚韧,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力量。他们虽然身处黑暗,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向往。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所需要的。
同时,我也开始反思自己。作为高二的学生,我们正处在人生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未来的迷茫。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看不到前方的路而感到焦虑甚至恐惧。但《命若琴弦》告诉我,即使前路未知,只要心中还有希望,我们就有勇气走下去。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根琴弦,看似脆弱,却能在一次次的拉扯中发出动人的声音。而我们的“希望”,就是那根看不见的弦,支撑着我们走过风雨,走向未来。
读完这篇小说,我不再那么害怕失败,也不再轻易否定自己的努力。因为我明白,有时候,我们不需要知道结果是什么,只需要相信过程的意义。就像老瞎子那样,即使最后发现药方是假的,但他的一生也因此有了价值。
《命若琴弦》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坚持。它让我明白,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终点,而在于我们如何走完这段旅程。无论前方是光明还是黑暗,只要心中有光,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
总之,这篇小说给了我很多启发。它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相信,只要心中有希望,我们就能像琴弦一样,在生命的舞台上奏出属于自己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