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作文1500字及续写作文)】《凡卡》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九岁的农村孩子凡卡·茹科夫被送到城里当学徒的故事。他忍受着饥饿、寒冷和虐待,最终在圣诞节的夜晚给爷爷写了一封信,希望爷爷能接他回家。然而,这封信并没有寄出,因为邮差没有收件人地址,凡卡的希望也随着信纸一起沉入了黑暗。
我读完这篇小说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凡卡的命运令人揪心,他的孤独与无助仿佛穿越时空,触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于是,我决定以《凡卡》为题,续写一篇1500字的作文,试图走进凡卡的内心世界,想象他在那之后会发生什么。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凡卡蜷缩在阁楼的一角,用冻得发红的手指颤抖地写下最后一句话:“亲爱的爷爷,您快点来接我吧!”他把信折好,小心翼翼地塞进贴身的口袋里,然后躺下,等待第二天早上邮差的到来。
可第二天,他等来的不是爷爷,而是一声怒吼:“凡卡!你又偷懒了?还不快去干活!”老板娘一把揪住他的衣领,把他拽到厨房,让他洗碗、擦地、烧水,直到天黑才让他吃饭。凡卡饿得头晕眼花,但他不敢抱怨,也不敢哭。他知道,只要他一哭,就会被老板打。
那天晚上,凡卡又梦见了家乡的田野、奶奶的笑声、爷爷的烟斗。他梦见自己回到了那个温暖的地方,不再有鞭子抽打,不再有饥饿的折磨。可是,梦醒时分,他仍然躺在冰冷的阁楼上,手里攥着那封没寄出去的信。
日子一天天过去,凡卡的身体越来越瘦弱,眼睛也变得黯淡无光。他开始怀疑,爷爷真的会来接他吗?也许,爷爷已经忘了他?也许,他永远都回不了家?
有一天,老板娘突然说:“凡卡,你不是想家吗?那你就别在这里待着了,去找你的爷爷吧!”凡卡一听,激动得几乎跳起来。他以为这是个好消息,却没想到,老板娘说的是:“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把你赶出去,让你自己去流浪!”
那一刻,凡卡的心凉了半截。他终于明白,自己在这个城市里,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他只是一个“小鬼”,一个没人关心的孩子。
从那天起,凡卡变得更加沉默。他不再写信,也不再幻想。他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在寒冷中生存,在饥饿中坚持。他开始学会观察周围的一切,学会如何在别人的眼中隐藏自己的痛苦。
有一次,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个卖艺的老人。老人告诉他:“孩子,这个世界很残酷,但只要你还有一口气,就不要放弃希望。”凡卡听了,心里一动。他想起自己写的那封信,虽然它没有寄出,但它曾经寄托过他的梦想。
几年后,凡卡长大了。他不再是那个瘦小的孩子,而是一个结实的年轻人。他离开了莫斯科,来到一个新的城市,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他做过搬运工、修鞋匠,甚至在一家面包店里打工。虽然生活依然艰难,但他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独立。
有一天,他在街角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他小时候的邻居,一个曾经帮助过他的老妇人。她告诉凡卡,爷爷在他离开后不久就去世了,临终前还在念叨着凡卡的名字。听到这个消息,凡卡泪流满面,但他没有哭出声,因为他知道,眼泪无法改变过去。
多年以后,凡卡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人,过着平凡的生活。他偶尔还会想起那封没有寄出的信,想起那个寒冷的冬天,想起那个渴望回家的自己。他明白,人生就像一条漫长的路,有时候你会迷失方向,有时候你会感到绝望,但只要你不放弃,总会有希望。
《凡卡》的故事虽然结束了,但它的影响却深深印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中。它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悲剧,更是一种对人性、对命运的思考。通过续写凡卡的故事,我更加理解了什么是成长,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希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不会像凡卡那样经历如此苦难,但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面对这些,我们要像凡卡一样,勇敢地走下去,不轻言放弃。因为,只有经历过黑暗的人,才能真正懂得光明的可贵。
愿每一个在困境中挣扎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