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万以内的数,理解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
2. 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字,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
3.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增强数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 难点:理解数位之间的关系及进位规则。
四、教学准备:
-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数字吗?比如学校里的班级人数、书包里有多少本书、家里的电话号码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重要的数学知识——大数的认识。”
2. 新知讲解(15分钟)
(1)认识数位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234”,引导学生观察每个数字所在的位置,并介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的概念。
例如:在数字“1234”中,“4”在个位,“3”在十位,“2”在百位,“1”在千位。
(2)认识计数单位
教师讲解:
- 个位:表示1个一
- 十位:表示1个十(即10个一)
- 百位:表示1个百(即10个十)
- 千位:表示1个千(即10个百)
(3)读数与写数
教师示范读写数字“3456”,并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例如:
- 3456 读作“三千四百五十六”
- 8009 读作“八千零九”
3. 巩固练习(15分钟)
(1)课堂练习
教师出示几组数字,让学生分组进行读写练习,如:
- 5678
- 4090
- 2005
(2)互动游戏
教师设计“数字接龙”游戏,学生轮流说出一个数字,并说明其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含义。
4. 小结与作业(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关系。
布置作业:
- 完成课本第12页的练习题
- 在练习本上写出五个不同的四位数,并分别读出
六、板书设计:
```
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读数方法:从高位开始读,中间有0要读出来
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逐位填写
```
七、教学反思(课后补充):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新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读数与写数方法,但在处理中间有0的数字时仍存在困难,需在后续课程中加强练习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