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阅读答案)】《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如下:
>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久居异乡后重返故里的复杂心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阅读理解与分析。
一、诗歌背景
宋之问是初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因依附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而被贬至岭南。在长期远离家乡的生活中,他与家人失去了联系。直到某年春天,他终于有机会返回故乡,途经汉江时,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作。
二、逐句解析
1. “岭外音书断”
“岭外”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音书断”意思是书信中断,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这句诗交代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与家乡失去联系的处境。
2. “经冬复历春”
经过一个冬天,又经历了春天,说明时间已经过去很久,诗人已经在外地生活了很长时间。这句诗强化了诗人思乡之情的深切。
3. “近乡情更怯”
当诗人快要接近家乡时,内心却更加紧张和害怕。这种“怯”不是因为害怕回家,而是因为担心家中发生了变故,或者怕面对亲人,不知如何开口。
4. “不敢问来人”
“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诗人虽然渴望知道家中的消息,但又不敢直接询问,生怕听到坏消息。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安。
三、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重返故乡途中复杂的心情,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归乡时的忐忑与不安。诗中没有直接表达悲伤或喜悦,而是用含蓄的方式展现了情感的细腻变化。
四、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全诗只有四句,但每一句都蕴含丰富的情感,体现了唐诗“言简意赅”的特点。
2. 情感真挚,心理刻画细腻
诗人通过对“近乡情更怯”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游子归乡时的心理变化,真实感人。
3. 对比手法运用巧妙
“音书断”与“不敢问来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家人的牵挂与担忧。
五、阅读理解题参考答案
问题1:诗中“岭外音书断”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处境?
答:表达了诗人长期远离家乡,与家人失去联系的处境。
问题2:“近乡情更怯”一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答:反映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时既期待又害怕的复杂心理。
问题3: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归乡时的忐忑与不安。
六、总结
《渡汉江》虽短,却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它不仅是一首思乡诗,更是一幅描绘游子心理变化的生动画卷。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与对命运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