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2020济南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含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20济南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含答案),有没有大佬愿意带带我?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8 06:09:26

2020济南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含答案)】在2020年的济南市中考语文考试中,古诗词阅读依然是考查学生文学素养和语言理解能力的重要部分。作为语文试卷中的一个重点题型,课外古诗词阅读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古文基础,还需要他们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意境和艺术特色。

本部分内容选取了若干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古代诗词作品,涵盖不同朝代、风格各异的作品,旨在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升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力与鉴赏力。以下为部分典型题目的解析与参考答案,供考生复习参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题目:

1. 诗中“国破山河在”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 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破碎、山河依旧的景象时的沉痛与无奈之情。

2. 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花和鸟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忧思。

3. 全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亲人离别的思念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题目:

1. 词中“沉醉不知归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 “争渡,争渡”这一重复句式有何表达效果?

3. 整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 表现了作者在溪亭游玩时的轻松愉快与沉醉其中的心情。

2. 通过重复“争渡”,增强了动作的紧张感和节奏感,表现出作者急于划船回家的急切心理。

3. 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溪边泛舟、误入荷花深处、惊起鸥鹭的生动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题目:

1.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被后人称为千古名句,请简要赏析其艺术特色。

3. 结尾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 这两句描绘了江面宽阔、风平浪静、船帆高挂的宁静而壮阔的景象。

2. 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新旧交替的哲理,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3. 结尾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寄出书信的惆怅与无奈。

总结:

2020年济南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部分,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审美感受。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题目设计,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与情感美。建议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熟记经典诗词,更要结合背景知识进行深入分析,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祝大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