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销审批管理制度-20240105103407x】为规范公司财务报销流程,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各项支出符合公司财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财务报销审批管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及员工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涉及的费用报销行为。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因业务开展、办公管理、差旅、会议、采购等产生的各类费用报销申请。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办公用品采购、业务招待、培训费用等。
二、报销原则
1. 真实性原则:所有报销事项必须真实发生,不得虚报、冒领或伪造票据。
2. 合规性原则:报销内容须符合国家财税政策及公司内部规定。
3. 合理性原则:费用支出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得超标或滥用。
4. 及时性原则:报销申请应在费用发生后一周内提交,特殊情况需提前说明。
三、报销流程
1. 费用发生前:如涉及较大金额或特殊事项,应提前填写《费用预支申请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财务部备案。
2. 费用发生后:员工应及时收集有效发票或凭证,并填写《费用报销单》。报销单需注明费用类别、金额、用途、日期及经手人信息。
3. 部门初审:部门负责人对报销事项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初步审核,并签署意见。
4. 财务复核:财务部对报销单据进行合规性、完整性审查,确认无误后办理付款手续。
5. 审批权限:根据报销金额不同,需由相应层级的管理人员进行最终审批。具体审批权限见附件《报销审批权限表》。
四、票据管理
1. 所有报销必须提供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如发票、收据、合同等。
2. 发票内容应与实际业务相符,不得涂改、撕毁或重复使用。
3. 对于无法取得正规发票的情况,需提供情况说明并经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五、监督与责任
1. 公司将定期对报销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将严肃处理。
2. 对于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的行为,一经查实,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情节严重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3. 各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员工的报销行为负有监督责任。
六、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2. 本制度由公司财务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3. 附件包括《费用预支申请表》《费用报销单》《报销审批权限表》等,作为本制度的补充文件。
通过严格执行本制度,公司将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提高整体运营效率,保障公司资产安全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