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意识培养。为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及进度安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内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系统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重要知识点,理解国家政策、社会制度和法律规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涵盖“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法律与生活”等内容。每一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增强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
- 法治精神的理解与践行
- 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的培养
- 国家政策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 教学难点:
- 如何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为
- 如何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3. 结合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法律宣传等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4. 注重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六、教学进度安排(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 周次 | 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 |
|------|------------------------------|----------------------------------|
| 第1周 | 开学准备、教材介绍 | 了解教材结构,明确学习目标 |
| 第2周 | 第一单元:成长中的我 | 理解自我认知与心理发展 |
| 第3周 | 第二单元:我与他人和集体 | 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增强集体意识 |
| 第4周 | 第三单元:我与国家和社会 | 认识国家制度,增强爱国情怀 |
| 第5周 | 第四单元:法律与生活 | 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 |
| 第6周 | 单元复习与检测 | 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
| 第7周 | 第一单元专题探究 | 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问题 |
| 第8周 | 第二单元专题探究 | 强化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判断力 |
| 第9周 | 第三单元专题探究 | 关注国家发展,增强公民意识 |
| 第10周| 第四单元专题探究 | 理解法律作用,提升法治素养 |
| 第11周| 期中考试复习 | 复习重点内容,迎接期中测试 |
| 第12周| 期中考试与讲评 | 总结经验,调整教学策略 |
| 第13周| 第一单元巩固练习 | 加强基础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
| 第14周| 第二单元巩固练习 | 强化情感态度,提升价值判断 |
| 第15周| 第三单元巩固练习 | 提高分析能力,增强社会参与感 |
| 第16周| 第四单元巩固练习 | 巩固法律知识,提升法治实践能力 |
| 第17周| 综合复习与模拟测试 | 全面梳理知识,查漏补缺 |
| 第18周| 期末考试与总结 | 巩固成果,反思不足,改进教学 |
七、教学评价方式
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阶段性测试:每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验学习效果。
3. 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查、法律宣传活动等方式评估学生综合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考查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建议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节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想的引领。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