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土基作为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道路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回弹模量是衡量土基承载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它反映了土基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变形的能力。准确测定土基的回弹模量对于合理设计路面结构、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试验目的
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现场或室内试验方法,测定不同深度土基材料的回弹模量值,为道路设计提供依据,并验证土基材料的实际承载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三、试验原理
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的规定,采用承载板法进行土基回弹模量测试。该方法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基表面放置一个标准尺寸的加载板,在加载板上施加逐渐增大的荷载,记录每次加载后的沉降量,然后卸载至零,再次测量沉降量,以此来计算土基的回弹模量。
四、试验设备与材料
1. 承载板:直径30cm,厚度25mm,质量为15kg。
2. 千斤顶及压力传感器:用于施加和控制荷载。
3. 百分表:用于精确测量沉降量。
4. 水准仪:校准承载板位置。
5. 土基试样:取自施工现场指定深度处的原状土样。
五、试验步骤
1. 确定测试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测试区域,清理表面浮土并平整。
2. 安置承载板:将承载板平稳放置于选定位置,使用水准仪调整水平。
3. 施加荷载:逐步增加千斤顶的压力,同时记录百分表读数直至达到预定最大荷载。
4. 卸载观测:完全卸除荷载后,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内的沉降恢复情况。
5. 数据处理:利用公式E=ΔP/(1-ν²)×A/ΔS计算回弹模量,其中E为回弹模量,ΔP为荷载增量,ν为泊松比,A为承载板面积,ΔS为对应荷载变化下的沉降差。
六、结果分析
通过对多个测试点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层土基的平均回弹模量值,并与设计规范中的推荐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大部分测点的回弹模量均符合设计标准,但个别区域存在偏低现象,需进一步检查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
七、结论与建议
本次试验表明所测土基整体具备良好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预期的设计需求。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需密切关注局部薄弱环节,加强质量监控,确保最终建成的道路结构稳定可靠。此外,建议定期开展类似的监测工作,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有效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