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字令伯阅读答案与翻译】《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所写的一篇著名散文,文章以真挚感人的情感和严密的逻辑结构,表达了作者对祖母的孝心以及因侍奉年迈祖母而无法应召出仕的无奈与恳切。本文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也在历史上被广泛传颂,成为忠孝文化的代表作之一。
一、原文节选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二、阅读理解题(部分)
1. 文中“夙婴疾病”中的“婴”是什么意思?
A. 婴儿
B. 被……缠绕
C. 母亲
D. 疾病
答案:B
2.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的意思是?
A.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会走路
B. 我年纪小,身体不好,九岁就去世了
C. 我小时候身体差,九岁才学会说话
D. 我从小体弱多病,九岁就失去了父母
答案:A
3. 作者为什么不能应诏出仕?
A. 因为他不想做官
B. 因为他身体不好
C. 因为他要照顾年迈的祖母
D. 因为他想回家乡
答案:C
4. “门衰祚薄”中的“祚”指的是什么?
A. 福气
B. 家族
C. 亲属
D. 年龄
答案:A
5.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形容的是什么状态?
A. 孤独寂寞
B. 快乐幸福
C. 人多热闹
D. 热闹非凡
答案:A
三、翻译与解析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翻译:
我李密禀告:我因为命运坎坷,从小就遭遇不幸。出生六个月时,父亲就去世了;到了四岁,母亲改嫁。祖母刘氏怜惜我孤单虚弱,亲自抚养我长大。我小时候体弱多病,九岁还不会走路,孤独无依,直到成年。没有伯父叔父,也没有兄弟,家族衰落,福分浅薄,直到晚年才有了儿子。外面没有可以依靠的亲戚,家里连一个能开门的童仆都没有,我独自一人,只有自己的影子陪伴。而祖母常年患病,常常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药、服侍她,从未离开过她。
四、文章主旨
《陈情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李密对祖母深厚的感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与感激之情。文章情感真挚,语言朴实,结构严谨,充分体现了“孝”与“忠”的统一,是中国古代散文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五、拓展思考
李密在文中多次强调自己“孤苦无依”,这不仅是对自身处境的描述,更是为了打动皇帝,请求暂缓出仕。这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这篇文章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孝道”的高度重视,体现出儒家文化中“孝”作为道德核心的重要地位。
如需更多关于《陈情表》的赏析、写作背景或扩展阅读材料,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