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制度】为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合规、高效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或由上级拨付的专项资金,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经费、专项补助、扶持资金等。凡涉及专项资金的申请、审批、拨付、使用、监督和绩效评价等环节,均应遵守本制度。
二、管理原则
1. 专款专用:专项资金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2. 公开透明: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应做到信息公开、程序规范,接受内部和外部监督。
3. 绩效导向:专项资金的使用应注重实效,强化绩效管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4. 责任明确:明确专项资金的管理部门和责任人,落实管理职责,确保资金安全。
三、管理职责
1. 财务部门:负责专项资金的核算、拨付、账务处理及日常监管工作。
2. 业务部门:负责专项资金的申请、使用计划编制、项目实施及效果评估。
3. 审计监察部门:负责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范违规行为。
4. 单位负责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负总责,确保各项管理工作依法依规进行。
四、资金申请与审批
1. 专项资金的申请须由业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附相关材料,经单位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
2. 申请内容应包括资金用途、预算明细、实施计划及预期成效等。
3. 审批流程应严格按相关规定执行,确保程序合法合规。
五、资金使用与监督
1. 专项资金使用应严格执行预算,不得超支或改变用途。
2. 使用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的报销和凭证管理制度,确保每笔支出有据可查。
3. 财务部门应定期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对于重大专项资金项目,应建立专项台账,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
六、绩效评估与报告
1. 每个项目结束后,应开展绩效评估,分析资金使用效果,形成评估报告。
2. 绩效评估结果作为今后资金安排和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
3. 年度终了,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接受审查。
七、违规处理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擅自挪用、截留、挤占专项资金的行为,一经查实,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单位财务部门负责解释。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但不得与本制度相抵触。
备注:本制度旨在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服务于实际需求,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