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鹿角和鹿腿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 通过朗读和品析,体会故事中鹿的内心变化及寓意。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懂得事物各有其价值,不能只看表面,要全面看待问题。
- 培养学生辩证思考的习惯,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长处。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鹿的内心变化,明白寓言的道理。
- 难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生字卡片、录音设备等。
- 学生:预习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准备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鹿角和鹿腿》这篇课文,谁能说说故事讲了什么?”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关键词:鹿、角、腿、狮子、逃跑、教训。
3.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二)精读课文(15分钟)
1. 分段阅读:
-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重点讲解关键句子,如:“鹿的角非常美丽,但腿却细长。”“当狮子追来时,鹿的腿救了它,而角却让它差点丧命。”
2. 朗读训练:
- 分组朗读,注意语气和情感。
-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鹿的心理变化,如骄傲、惊慌、后悔等。
3. 问题探究:
- “为什么鹿一开始喜欢自己的角,后来又不喜欢了?”
- “你认为鹿的角和腿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合作学习(10分钟)
1. 小组讨论:
- 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 鹿的角和腿分别有什么作用?
- 如果你是鹿,你会怎么对待自己的角和腿?
- 生活中有没有类似“鹿角和鹿腿”的现象?
2. 汇报交流:
- 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四)拓展延伸(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就像鹿的角和腿一样。”
-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
2. 情感升华:
- 鼓励学生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不盲目羡慕别人,学会自我肯定。
(五)总结提升(5分钟)
1. 教师总结课文
- 通过鹿的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不能只看表面,要全面看待问题。
2. 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 书写生字词,每个写3遍。
2. 回家后给家长讲一讲《鹿角和鹿腿》的故事,并说说你的感受。
3. 写一段话,谈谈你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
鹿角和鹿腿
/ \
角(美)腿(实用)
→ 骄傲→ 惊慌
↓ ↓
丢失得救
←←
寄托希望实际帮助
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七、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