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小学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小学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求大佬给个思路,感激到哭!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4 15:22:41

小学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

预防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

二、活动时间: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上午第二节课

三、活动地点:

各班级教室

四、参与对象:

全体小学生及班主任教师

五、活动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

4. 倡导友善、尊重、互助的校园氛围,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六、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准备相关课件、视频资料、图片素材等。

2. 班主任组织学生收集与校园欺凌相关的案例或故事。

3. 准备讨论问题提纲和互动环节内容。

4. 教室布置温馨、整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七、活动流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吗?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

2. 概念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向学生解释什么是校园欺凌,包括言语欺凌、身体欺凌、社交排斥、网络欺凌等类型,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3. 视频观看(10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校园欺凌的动画短片或真实案例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欺凌带来的伤害。

4.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 你身边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 如果你是被欺凌者,你会怎么应对?

- 如果你是旁观者,你会选择帮助还是沉默?

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并总结。

5. 情景模拟(10分钟)

由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校园欺凌场景,如被嘲笑、被孤立等,其他同学观察并提出解决办法,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和应对能力。

6. 法律知识普及(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校园欺凌的相关规定,强调欺凌行为的严重后果和法律责任。

7.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做到“不欺负人,不被欺负”,倡导同学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共同维护校园的和谐与安全。

八、延伸活动建议:

1.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校园”或“如何防止校园欺凌”的小作文。

2. 在班级设立“友谊角”,鼓励学生分享彼此的友情故事,增强班级凝聚力。

3. 家长配合学校,关注孩子在校表现,及时沟通交流,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九、注意事项:

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语言温和,避免引发学生的恐惧或抵触情绪。

2. 对于曾经遭受欺凌的学生,应给予更多关注和心理疏导。

3. 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可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谈话,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十、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对校园欺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今后将继续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更加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内容和形式,以确保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