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管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使命。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社会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治理需求。只有不断推进理念更新、制度完善和方式变革,才能有效应对各类社会问题,提升治理效能。
加强社会管理,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健全基层服务体系、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创新社会管理,关键在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同时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形成多方协同、联动发力的良好局面。借助科技手段,推动智慧治理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治理的精准性和前瞻性。
同时,要加强法治保障,依法规范社会管理行为,确保各项举措在法治轨道上运行。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责,强化监督问责,为社会治理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是简单的政策调整或流程优化,而是对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深刻变革。这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不断探索符合国情、贴近实际、富有成效的治理路径。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