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孙权劝学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孙权劝学试题及答案,卡了好久了,麻烦给点思路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3 13:17:00

孙权劝学试题及答案】《孙权劝学》是出自《资治通鉴》的一篇经典文言文,讲述了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劝诫部下吕蒙学习的故事。文章虽短,但寓意深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后天努力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下是一份针对该篇课文的试题及参考答案,适用于初中语文教学或学生自主复习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孙权劝学》的作者是( )

A. 司马光

B. 班固

C. 司马迁

D. 范晔

答案:A

2. 文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孤”指的是( )

A. 吕蒙

B. 孙权

C. 鲁肃

D. 周瑜

答案:B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涂:当道,当权)

B.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辞)

C.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益:好处)

D. 蒙乃始就学。(乃:于是)

答案:D(“乃”应解释为“才”,而非“于是”)

4.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士人之间分别三天,就要重新看待

B. 士人离开三天,就会改变看法

C. 人与人之间分别几天,也要用新的眼光看

D. 人只要努力,短时间内就能有显著进步

答案:D

5. 本文主要表达的思想是( )

A.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B. 表现吕蒙的谦虚

C. 展现孙权的威严

D. 描述战争场面

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 《孙权劝学》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

答案:资治通鉴;司马光

2. 孙权劝吕蒙学习的理由是:“______,不可不学。”

答案:卿今当涂掌事

3. 吕蒙最初以“______”为借口推辞学习。

答案:军中多务

4. 鲁肃对吕蒙的变化感到“______”。

答案:刮目相待

5. 文章通过孙权劝学和吕蒙学习后的变化,说明了“______”的道理。

答案: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请简要概括《孙权劝学》的主要内容。

答案:本文讲述的是孙权劝说吕蒙学习,吕蒙起初以军务繁忙为由推辞,后在孙权的劝导下开始学习,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进步,最终赢得了鲁肃的赞赏。文章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后天努力的价值。

2. 你认为吕蒙为什么能够“刮目相待”?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吕蒙之所以能够“刮目相待”,是因为他听从了孙权的劝告,积极投入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这告诉我们,只要肯努力学习,即使起点低,也能取得显著的进步。学习不仅能提升能力,还能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四、翻译题(每句2分,共6分)

1.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很有好处。

2. 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推辞。

3.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士人分别三天,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五、拓展思考题(5分)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学习改变命运”的理解。

答案示例:

在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掌握技能、提升自我、开拓视野。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保持学习的态度,就能够不断进步,实现人生价值。正如吕蒙一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总结:

《孙权劝学》虽然篇幅不长,但其内涵丰富,不仅展示了古代君臣之间的智慧对话,也传递了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自身的求知欲望,不断追求进步。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