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亏问题专项练习】在小学数学中,盈亏问题是一个常见的应用题类型,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这类题目通常涉及物品的分配、人数与物品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出”或“不足”的情况来推导出正确的答案。
一、什么是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是指在分配物品时,由于分配的数量与实际所需数量不一致,导致出现“多余”或“不足”的现象。根据不同的分配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一盈一亏型:一次分配后有剩余,另一次分配后则不足。
- 两盈型:两次分配后都有剩余。
- 两亏型:两次分配后都存在不足。
这类问题通常可以通过设立方程或者利用差量法进行求解。
二、常见题型解析
1. 一盈一亏型
例题:老师把一些苹果分给学生,如果每人分3个,则余下2个;如果每人分5个,则少6个。问有多少个学生?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分析:
设学生人数为x,苹果总数为y。
根据题意可得:
- 3x + 2 = y
- 5x - 6 = y
联立两个方程:
3x + 2 = 5x - 6
解得:x = 4
代入得:y = 3×4 + 2 = 14
答:有4个学生,共有14个苹果。
2. 两盈型
例题:学校组织春游,若每辆车坐4人,则剩下3人;若每辆车坐5人,则还剩8人。问有多少辆车?总共有多少人?
分析:
设车辆数为x,总人数为y。
根据题意:
- 4x + 3 = y
- 5x + 8 = y
联立得:
4x + 3 = 5x + 8
解得:x = -5(显然不合理)
说明题目可能存在错误或需要重新理解。正确做法应是检查题干是否准确。
3. 两亏型
例题:小明买了一些糖果,如果每天吃5颗,那么最后一天只能吃3颗;如果每天吃4颗,那么最后一天还能吃4颗。问糖果一共有多少颗?
分析:
设糖果总数为y,天数为x。
根据题意:
- 5(x - 1) + 3 = y
- 4(x - 1) + 4 = y
联立得:
5x - 5 + 3 = 4x - 4 + 4
5x - 2 = 4x
x = 2
代入得:y = 5(2 - 1) + 3 = 8
答:糖果一共有8颗。
三、解题技巧总结
1. 设定变量:明确题目中的未知数,如人数、物品数量等。
2. 列方程:根据题目描述列出相应的等式。
3. 对比分析:比较两种不同分配方式下的差异,找出关键数据。
4. 验证答案:将所得结果代入原题,确认是否符合题意。
四、练习题(附答案)
1. 一个班的学生去野餐,如果每张桌子坐6人,则多出4人;如果每张桌子坐8人,则少2人。问有多少张桌子?总共有多少人?
答案:5张桌子,34人。
2. 小红买了一些书,如果每天读3页,最后一天只读了1页;如果每天读4页,最后一天还能读完。问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答案:7页。
3. 某校安排宿舍,如果每间住5人,则多出10人;如果每间住7人,则少6人。问有多少间宿舍?总共有多少人?
答案:8间宿舍,50人。
通过不断练习盈亏问题,不仅可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多总结,掌握好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