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查房(课件(PPT演示))】一、引言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查房是提升护理质量、优化患者护理方案的重要环节。本次查房围绕“过敏性紫癜”这一常见儿科疾病展开,旨在通过系统分析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要点及健康教育等内容,提高护理人员对该病的认识与应对能力。
二、疾病概述
1. 定义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HSP)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特征的免疫介导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
2. 发病机制
HSP属于I型超敏反应,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出血性皮疹及其他系统症状。
3. 常见诱因
- 感染(如病毒、细菌)
- 食物过敏
- 药物反应
- 环境因素等
三、临床表现
1. 典型症状
- 皮肤紫癜:多发于下肢和臀部,呈对称分布,压之不褪色
- 关节肿痛:常见于膝、踝关节,多为游走性
- 腹痛:常伴有恶心、呕吐,严重时可有消化道出血
- 肾脏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严重者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2. 特殊表现
- 个别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如脑炎、脑膜炎等
四、护理评估
1. 生命体征监测
- 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变化
- 注意是否有发热、心率增快等感染或炎症表现
2. 皮肤状况评估
- 记录皮疹的部位、颜色、大小、形态变化
- 判断是否合并瘙痒、破溃等情况
3. 关节与腹部症状评估
- 询问患儿是否有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 评估腹部是否疼痛、有无呕吐、便血等
4. 肾功能评估
- 监测尿常规、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尿素氮)
- 注意是否有水肿、高血压等表现
五、护理措施
1. 对症护理
-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 疼痛管理:根据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必要时采用物理降温或镇静处理
- 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高营养、低过敏性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2. 心理护理
- 与患儿及家属沟通,缓解其焦虑情绪
- 向家属解释病情及治疗过程,增强其治疗信心
3. 并发症预防
- 预防感染:加强病房消毒,减少探视,注意手卫生
- 预防肾功能恶化: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4. 健康教育
- 教育家属识别病情变化,如皮疹加重、腹痛加剧、尿量减少等
- 指导出院后饮食、生活注意事项及复诊时间
六、护理查房重点
1. 患儿当前病情是否稳定?
2. 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3. 是否存在潜在并发症风险?
4. 家属对疾病认识是否充分?
5. 护理记录是否完整、准确?
七、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次护理查房,进一步明确了过敏性紫癜的护理要点与难点。护理人员应持续关注病情变化,结合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同时加强与医生、家属的沟通协作,共同促进患儿康复。
八、参考文献(可选)
- 《实用儿科学》
-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及指南
备注:本课件内容仅供护理查房使用,具体护理措施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