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一涛教授应用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扩张型心肌病2则】在现代医学中,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心室扩大、收缩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心脏疾病,常伴随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中医认为该病多属“心悸”、“怔忡”、“水肿”等范畴,其病机多与心肾阳虚、水湿内停、气滞血瘀有关。薛一涛教授在临床实践中,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辨证思路,灵活运用潜阳封髓丹加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病例一:
患者男性,58岁,因“反复胸闷、气短、乏力3年余”就诊。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左室肥厚;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扩大,射血分数(LVEF)为32%。西医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Ⅲ级。患者平素畏寒肢冷,舌淡胖有齿痕,脉沉迟无力。中医辨证为心肾阳虚,水湿泛滥,兼有气血不畅。
薛教授采用潜阳封髓丹为基础方,加黄芪、丹参、茯苓、桂枝等药。处方如下:
- 潜阳封髓丹原方:砂仁、附子、龟板、炙甘草、黄柏、知母、肉桂
- 加入:黄芪15g、丹参10g、茯苓15g、桂枝6g、党参12g、白术10g
服药1个月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胸闷减轻,精神转佳,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室缩小,LVEF升至40%。继续巩固治疗3个月,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心功能稳定。
病例二:
患者女性,62岁,主诉“心悸、浮肿、乏力半年”,伴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电图提示房颤,超声心动图示左室明显扩大,LVEF为28%。西医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伴心房颤动。患者平日怕冷,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
薛教授根据其肾阳亏虚、心阳不足、水饮内停的病机,仍以潜阳封髓丹为主方,配合补气活血、利水消肿之法。处方调整如下:
- 潜阳封髓丹:砂仁、附子、龟板、炙甘草、黄柏、知母、肉桂
- 加入:党参15g、丹参12g、泽泻10g、茯苓15g、白术10g、五味子6g
服用2个月后,患者心悸减轻,浮肿消退,夜尿减少,复查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缩小,LVEF提升至35%。后续继续调整治疗,病情趋于稳定。
总结:
薛一涛教授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时,注重整体辨证,强调扶正固本、温阳化气、活血利水相结合。潜阳封髓丹作为经典方剂,在此基础上灵活加减,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症状,也提升了心脏功能,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医药在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