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散步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散步教案,求快速回复,真的等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7 18:44:52

散步教案】一、活动名称:散步

二、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户外散步活动,增强幼儿对自然环境的亲近感,培养其观察力和好奇心。

2.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植物、动物及天气变化等自然现象。

3. 能力目标:锻炼幼儿的行走能力和身体协调性,提升其在集体活动中的合作意识与安全意识。

三、活动准备:

- 教具:小篮子、放大镜、记录本、画笔等。

- 环境:选择一个安全、绿意盎然的公园或校园内步行路径。

- 人员:教师、保育员及幼儿共同参与。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喜欢去外面走一走吗?今天我们要一起去散步,看看外面有什么有趣的东西。”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散步过程(20分钟)

- 教师带领幼儿沿着设定好的路线缓慢行走,途中适时停下,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景色。

- 鼓励幼儿用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 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看到的植物、小动物、天气变化等。

3. 互动环节(10分钟)

- 教师组织幼儿围坐一圈,分享自己在散步中发现的新事物。

- 幼儿可以用图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

- 教师给予积极反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4. 总结与延伸(5分钟)

- 教师总结今天的散步活动,表扬幼儿的认真观察和积极参与。

- 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可以和家长一起散步,并记录下自己发现的新东西。

五、注意事项:

- 活动前检查场地安全,确保无危险因素。

- 提醒幼儿注意行走安全,不随意离开队伍。

- 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活动时间,避免高温或雨天进行户外活动。

六、活动评价:

通过本次“散步”活动,幼儿不仅增强了对自然的感知能力,还提高了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活动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为后续的户外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七、延伸建议:

- 可以结合季节变化,开展不同主题的散步活动,如“春天的花”、“秋天的落叶”等。

- 鼓励幼儿将散步中的观察成果制作成小画册或手工作品,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成就感。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和幼儿年龄特点灵活调整内容与时间安排。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