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幼儿园大班吆喝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幼儿园大班吆喝教案,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5 20:47:16

幼儿园大班吆喝教案】一、活动名称:

《有趣的吆喝声》

二、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模仿和学习各种吆喝声,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2. 社会认知发展: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叫卖声,认识不同职业的特点,增强对社会生活的初步认知。

3. 情感与兴趣培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吆喝声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活动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不同类型的吆喝声)

- 吆喝道具(如小喇叭、铃铛等)

- 图片或视频资料(如卖小吃、卖水果的小贩)

- 幼儿自制的“小摊位”道具(纸箱、塑料碗等)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真实的吆喝声录音,引导幼儿倾听并讨论:“你们听到什么声音?这是谁在说话?”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在生活中听到过的吆喝声,如“卖豆腐喽——”、“糖葫芦——”。

2. 探索与模仿(10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职业的叫卖场景,如卖早点、卖水果、卖玩具等。

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这些吆喝声,分组进行练习,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语气、节奏来表现吆喝声。

3. 创意表演(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吆喝主题(如卖冰淇淋、卖棉花糖),利用自制道具进行角色扮演。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独特的吆喝语句,并进行展示。

4.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你最喜欢哪种吆喝声?为什么?”

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到的吆喝声,增强亲子互动。

五、活动延伸建议:

- 在区域活动中设置“小小叫卖角”,让幼儿继续体验吆喝的乐趣。

- 结合美术活动,绘制“我的小摊位”图画,进一步加深对吆喝文化的理解。

-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吆喝日”活动,增进家园共育。

六、活动评价: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语言表达、合作能力及参与积极性。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给予积极反馈,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

七、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模仿和表演。但在节奏控制和语言表达上仍有待加强。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化的素材,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备注: 本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