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唐诗《与诸子登岘山》原文鉴赏】《与诸子登岘山》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代表作,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在登高望远时对人生、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孟浩人的山水情怀,也寄托了他对时光流逝、功名无常的感慨。
原文如下:
>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 水落鱼梁洲,天寒梦泽深。
>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一、诗意解析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开篇点题,道出了世间万物不断更替、历史不断延续的规律。这里“代谢”指的是事物的更替变化,“往来”则暗示着时间的流动。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切体会。
颔联“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承接上文,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登上岘山的情景。这里的“胜迹”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遗迹或风景,而“我辈复登临”则体现出一种对前人足迹的追慕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颈联“水落鱼梁洲,天寒梦泽深”描绘出冬日的景象。水位下降,鱼梁洲显露出来;天气寒冷,云梦泽显得更加辽阔深远。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写实,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苍凉。
尾联“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最为感人。羊公碑是纪念西晋名将羊祜的碑文,象征着功业与英名。诗人看到碑文仍在,不禁感叹自己虽有抱负却难有作为,因而“泪沾襟”,表现出强烈的怀古之情与自身命运的无奈。
二、艺术特色
1. 语言凝练,意蕴丰富
全诗仅八句,但每句都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如“人事有代谢”一句,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描述,也暗含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2. 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诗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写,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追思,情景交融,使读者在欣赏山水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
3. 情感真挚,打动人心
尾联“读罢泪沾襟”直抒胸臆,流露出诗人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三、思想内涵
《与诸子登岘山》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遗迹的凭吊,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功名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索。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都面临着仕途不顺、理想难酬的困境,孟浩然也不例外。他虽才华横溢,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因此在这首诗中流露出深深的失落与惆怅。
结语
《与诸子登岘山》以其深邃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成为孟浩然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是中华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