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学中,静脉置管是一项常见的基础医疗操作,广泛应用于急救、重症监护、化疗及长期输液等场景。其中,股静脉置管术因其操作相对简便、血管粗大、穿刺成功率高,常被用于紧急情况下建立快速静脉通路。
一、什么是股静脉置管术?
股静脉置管术是指在患者的腹股沟区域(大腿根部)进行穿刺,将导管插入股静脉的一种技术。该方法适用于外周静脉条件差、需大量输液或药物注射、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等情况。
二、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包括:
- 外周静脉通路困难
- 需要长时间输液或输注刺激性药物
- 急诊抢救、休克患者
- 血液净化治疗前的准备
- 中心静脉压监测
禁忌症包括:
- 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使用抗凝药物
- 局部皮肤感染或有明显出血倾向
- 患者不配合或存在精神障碍
- 腹股沟区域有手术史或瘢痕
三、操作流程简述
1. 体位准备:患者取平卧位,下肢轻度外展并外旋,以暴露腹股沟区域。
2. 消毒与麻醉:常规消毒皮肤后,局部麻醉。
3. 穿刺定位: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约2-3cm处,触摸股动脉搏动,选择其内侧作为穿刺点。
4. 穿刺与置管:使用穿刺针沿股动脉内侧进针,见回血后送入导丝,再通过导丝置入留置导管。
5. 固定与确认:确认导管位置正确后固定,并进行X线或超声检查以确保无误。
四、术后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术后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渗血、肿胀、红肿或感染迹象。同时注意保持导管通畅,定期更换敷料,防止血栓形成和感染。常见并发症包括:
- 穿刺部位血肿
- 导管移位或堵塞
- 感染
- 血栓形成
- 周围神经损伤
五、注意事项
- 操作应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完成,避免盲目穿刺。
- 术后应定期评估导管功能与患者情况。
- 对于长期留置导管者,应根据临床需要及时拔管,减少感染风险。
六、总结
股静脉置管术作为一项重要的临床技术,在危急重症救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其操作相对简单,但仍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规范操作流程,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安全性与治疗效果。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静脉置管方式(如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等),欢迎继续关注相关专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