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桥春望》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诗作,通过对天津桥畔春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与对人生感慨的深沉情感。以下为该诗的原文、赏析及相关问题解答。
原文:
津桥春望
唐·雍陶
东城渐觉风光好,
皱碧平波泛晚晴。
柳岸花堤春水涨,
烟笼寒水月笼沙。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见白鸥飞过时。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天津桥边的美景。开篇“东城渐觉风光好”,点明季节与地点,展现出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接着通过“皱碧平波泛晚晴”等句,描绘出水面的波光粼粼与夕阳的余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后两句“柳岸花堤春水涨,烟笼寒水月笼沙”进一步扩展画面,将视线引向远处的柳林、花堤和江面,呈现出一幅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春日图景。中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则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命的萌动。
尾联“闲来垂钓碧溪上,忽见白鸥飞过时”以一个悠然自得的画面收尾,表现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脱,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
问题与答案:
1. 诗中哪几句描写了春水的景象?
答:诗中“柳岸花堤春水涨,烟笼寒水月笼沙”两句描写了春水的景象,展现了春水上涨、烟雾缭绕的美丽画面。
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早莺和新燕以人的动作与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诗的结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见白鸥飞过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闲适、淡泊的心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心境宁静的境界。
结语:
《天津桥春望》不仅是一首描绘春景的佳作,更是一首寄托诗人情感、体现自然之美的抒情诗。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