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古典诗词的浩瀚长河中,苏轼的《水调歌头》堪称千古绝唱,尤其其经典之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广为传诵。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苏轼还有一首与“徐州中秋”相关的作品,题为《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这首词虽不如《明月几时有》那般家喻户晓,但同样展现了作者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情感寄托与人生感悟。
原文如下:
>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 今夜复南冠,不觉岁华晚。
> 玉露金风初度,秋气渐清寒。
> 酒熟黄花已老,人醉白发空弹。
> 欲问归期未定,且共杯中欢。
> 忆昔西楼把酒,笑语满庭栏。
> 谁知此日重来,孤影对江湍。
> 感慨浮生若梦,回首旧游如幻,心事寄云山。
> 惟愿长如此,不负此良辰。
赏析:
这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虽然篇幅较短,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层次。全词以“今夜复南冠”开篇,点出时间与地点——中秋之夜,身在徐州。此时的苏轼,或许正身处异乡,或是仕途起伏之后的一次短暂停留。他感叹“不觉岁华晚”,流露出时光飞逝、年华易老的感慨。
接下来,“玉露金风初度,秋气渐清寒”描绘了中秋时节的自然景象,既有季节的变化,也暗含内心的凉意。而“酒熟黄花已老,人醉白发空弹”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借酒消愁,却难掩岁月无情,人生无常。
下阕回忆往昔“西楼把酒,笑语满庭栏”的欢乐场景,对比当下“孤影对江湍”的落寞,形成强烈反差。最后“感概浮生若梦,回首旧游如幻,心事寄云山”道出了他对人生的深刻体悟,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惟愿长如此,不负此良辰”则是整首词的情感升华,希望珍惜当下,不负光阴。
结语: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虽不及《明月几时有》那样气势恢宏、意境深远,但它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苏轼在中秋佳节中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他在人生低谷时仍能保持豁达与诗意的精神境界。这首词不仅是一次对中秋佳节的抒怀,更是一段心灵的独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