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对外经济活动日益频繁,这对海关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与挑战,国家海关总署积极调整策略,推动制度创新和管理优化,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大局。
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海关总署署长牟新生,就当前海关如何主动适应入世带来的变化、提升监管效能以及促进贸易便利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牟新生表示,入世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为海关工作带来了全新的课题。他指出:“过去,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进出口货物的监管和征税,而如今,我们需要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国际规则、国内政策和企业需求之间的关系。”
在谈及具体措施时,牟新生提到,近年来,海关系统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互联网+海关”模式,实现数据共享和智能监管,有效提升了监管的精准性和服务的便捷性。
此外,针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海关也在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对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走私、逃税等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牟新生还强调,面对未来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海关部门将坚持开放合作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贸易治理,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他表示,海关不仅是国家的“守门人”,更是外贸发展的“助推器”。通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海关将在新时代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此次采访不仅展现了海关总署在应对入世挑战中的积极作为,也反映出我国在深化改革开放、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方面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