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作,内容抒发了作者在暮春时节与友人李公择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清丽,展现了苏轼在词作中独特的艺术风格。
原文: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门外东风吹客泪,
满路桃花,更把离愁碎。
一纸书来千种意,
欲将心事随风寄。
君去江南春已醉,
柳絮飞时,还共谁同醉?
莫问归期何日是,
落花流水年年岁。
翻译:
门外的东风吹动着游子的眼泪,
一路上盛开的桃花,仿佛也沾满了离别的忧伤。
一封书信带来了千般思念,
我想要把心中的情意寄托于风中,随你而去。
你前往江南,春天已经沉醉其中,
柳絮飘飞的时候,还有谁与你一同沉醉呢?
不要问我归期何时才能到来,
只看那落花随流水,年复一年地流逝。
赏析:
这首词以“暮春”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离别图景。词中“门外东风吹客泪”一句,用自然景象烘托出人物内心的哀愁,春风本应带来温暖,却成了催人泪下的媒介,体现出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满路桃花,更把离愁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绪。桃花虽美,但此时却成了离愁的象征,仿佛连花瓣都在为离别而破碎。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内心情感的外化。
下阕中,“君去江南春已醉”一句,既是对友人远行的祝福,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柳絮飞时,还共谁同醉?”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孤独感,暗示了离别后的寂寞与无奈。
最后两句“莫问归期何日是,落花流水年年岁”,以景结情,借落花和流水表达出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也透露出作者对重逢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词语言婉约,情感细腻,既有古典诗词的含蓄之美,又不失苏轼豪放词风中的深情厚意。它不仅是一首送别之作,更是一曲对人生、友情与时光的深刻思考。
结语: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以其优美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成为苏轼词作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读之令人动容,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