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进一步提升教育系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文化认同感,现制定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科学性的措施,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的深入实施。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师生语言能力为目标,以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为路径,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地见效。
二、工作目标
1. 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课堂教学中的全覆盖,确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均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
2. 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力争在三年内实现全体教师普通话达标率达到100%。
3. 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达到相应等级标准。
4. 建立健全语言文字工作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管理机制。
三、主要任务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开展教师普通话培训与考核,组织专题讲座、模拟测试、教学观摩等活动,提升教师语言素养和教学能力。
2. 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纳入课程体系,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语言训练模块,增强语言学习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3. 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校园内广泛开展语言文字宣传活动,设立语言角、朗读区、演讲比赛等平台,鼓励师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
4. 强化督导评估机制
建立语言文字工作专项督查制度,定期对学校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作持续推进。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资源,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2. 加大经费投入
合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教师培训、教材开发、活动组织及宣传推广等工作,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3. 注重宣传引导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营造浓厚的语言文化氛围。
五、实施步骤
1. 动员部署阶段(2025年1月—2025年3月)
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上级精神,制定具体计划,明确目标任务。
2. 组织实施阶段(2025年4月—2026年12月)
按照方案要求,分阶段推进各项工作,定期召开调度会,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3. 总结提升阶段(2027年1月—2027年6月)
对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提炼典型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
六、结语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语言文字工作的战略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