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辛弃疾:水龙吟原文加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辛弃疾:水龙吟原文加赏析,急到失眠,求好心人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24 15:38:07

《水龙吟》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情绪。全词情感激昂,意境深远,是辛弃疾词风的典型体现。

一、原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无情,暮色渐沉。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二、赏析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南归之后,虽身处江南,却始终心系中原,渴望收复失地。他在建康(今南京)登高望远,触景生情,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孤独无依的复杂心境。

1. 开头写景,引出情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无情”,开篇即描绘出一幅辽阔而冷清的秋景图,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暮色渐沉”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萧瑟之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奠定了基调。

2. 远望近观,寓情于景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里用比喻手法,将远处的山峦比作女子的发髻,既写出山的秀丽,又暗含对故土的思念与忧愁。“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通过落日、孤雁等意象,勾勒出一个漂泊无依的游子形象,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3. 抒发壮志未酬之痛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这是词中最具力量的句子之一,表现了词人面对山河破碎却无能为力的愤懑与不甘。“无人会,登临意”则道出了他的孤独与不被理解的苦闷。

4. 用典抒怀,表达抱负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借用张翰因思乡而辞官归隐的典故,反衬出自己虽有归隐之意,却更愿为国效力的决心。“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以许汜贪图安逸的行为对比刘备的雄才大略,表达了自己不愿庸碌一生的志向。

5. 结句感人至深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借用桓温“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典故,感叹时光流逝、功业无成,令人唏嘘。“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以柔情之语结尾,更显英雄末路的悲凉与无奈。

三、总结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不仅是辛弃疾词作中的精品,更是其爱国情怀与人生感慨的集中体现。全词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有豪放之气,又有婉约之情,充分展现了辛弃疾作为“词中之龙”的艺术造诣和精神境界。

这首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后世读者感悟历史、体味人生的重要文本之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