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诗句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观察。其中,“仗义多是屠狗辈”这一句尤为引人深思。它出自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物往往具备高尚品德和正义感的现象。
原文如下:
仗义多是屠狗辈,
负心尽是读书人。
英雄未得志时多,
一旦功成名就后,
便把初心抛九霄。
这首诗通过对不同阶层人物性格特征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感慨。诗中的“屠狗辈”指的是从事卑微职业的人们,而“读书人”则泛指接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关汉卿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不应以外表或身份来评判一个人的本质。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现代白话译文:
正义之士常常出身于普通劳动者之中,
而背信弃义的行为却大多发生在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身上。
英雄在没有取得成功之前通常保持着高尚的品格,
但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
往往会将最初的信念抛诸脑后。
关汉卿的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认识,也体现了他对人性复杂性的洞察。他提醒我们,在评价他人时要超越表面的身份标签,深入理解其内在品质。同时,这首诗还警示那些处于上升期的年轻人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迷失自我,要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