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其本义为田赋,即古代国家征收的土地税。后来引申出才学、才华的意思,如“赋诗言志”。此外,“赋”还常用于描述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讲究辞藻华丽和情感充沛。
以下是一些与“赋”相关的经典诗句:
1.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诗虽未直接提及“赋”,但表达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2. 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这首长篇叙事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其中不乏对人物心理的深刻刻画,体现了赋体文学的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赋”字时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避免产生歧义。同时,学习汉字不仅要掌握其基本知识,还要通过阅读经典文献加深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