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也。少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举进士,补隰城尉。时太宗为秦王,闻其名,召见于府邸,深器之。
及秦王即位,是为太宗。玄龄从征伐四方,常居帷幄,参决机要,号为“谋主”。每有军国大事,必与杜如晦共议,时称“房谋杜断”。玄龄尤长于吏治,凡所任使,皆能尽其才,故天下称其贤。
贞观元年,拜中书令。玄龄以身作则,勤于政事,每晨入夜归,未尝有懈怠。太宗尝谓侍臣曰:“朕得房玄龄,犹鱼得水。”玄龄亦自谦,常引咎自责,不敢专权。其后累迁尚书左仆射,兼太子少傅。
玄龄性恭俭,不营私产,家无余财。尝有人献珍果,玄龄不受,曰:“吾食禄已厚,岂可复取民物?”其廉介如此。及病笃,太宗亲至其家问疾,涕泗交横,良久乃去。玄龄卒,赠司空,谥曰文昭。
史臣曰:房玄龄佐太宗定天下,开贞观之治,功莫大焉。其智足以谋国,德足以服人,诚一代之良相也。后世论者或以其过于谨慎,然此正其所以能保全而终也。
(注:本文为简化版本,原文较长,内容详实,此处略去部分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