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从离家参军到归乡无家的心路历程。开头即点明主题:“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短短两句,勾勒出战后田园荒芜、人烟稀少的凄凉景象。接着描述了自己返乡途中所见:“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长期的征战让村庄变得空荡无人,昔日繁华已成泡影,连天空都显得阴沉萧瑟。
当主人公终于回到故土时,却发现家园早已破败不堪,“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周围的邻居只剩下几个年迈的老妇,这进一步突出了战乱造成的巨大破坏和人口锐减。面对这样的现实,他不禁感叹:“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人苟延残喘,死去的人却永远安息,这种对比更增添了悲剧色彩。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个体遭遇的描写,揭示了整个社会的苦难。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一部反映历史的重要文献,让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沧桑巨变。杜甫以其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将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浓缩于短短数行之中,使读者在震撼之余也能引发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