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赠别(middot及多情却似总无情原文及赏析)

2025-05-16 04:12:57

问题描述:

赠别(middot及多情却似总无情原文及赏析),求路过的大神留个言,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6 04:12:57

在古代诗词中,送别之作占据着重要地位。诗人常常通过离别的场景,抒发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的无尽遐想。今天,我们来一起品读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经典送别诗——《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首句“多情却似总无情”,表面上看似矛盾,实则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纠结与无奈。当面对挚友即将远行,心中虽满是不舍和牵挂,但碍于种种现实因素,却难以直接表达,只能将这份深情隐藏于无形之中,仿佛没有情感一般。

第二句“唯觉樽前笑不成”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压抑的情绪。在饯别宴上,本应举杯畅饮,开怀大笑,然而此刻,诗人却感到笑容僵硬,无法自然流露。这不仅是对自身情感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是对整个离别氛围的一种烘托。

接下来,“蜡烛有心还惜别”一句,诗人赋予了蜡烛以生命,让它也参与到这场离别之中。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正如诗人对于朋友的无私奉献与依依惜别之情。最后,“替人垂泪到天明”则将全诗推向高潮,蜡烛滴落的烛泪仿佛是在为即将分别的人们哭泣,而这样的泪水一直持续到天亮,象征着离愁别绪的深重与绵长。

整首诗通过对蜡烛这一意象的巧妙运用,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份难舍难分的离愁别绪。同时,诗中的对比手法也十分突出,如“多情”与“无情”的对比、“笑”与“不笑”的对比等,都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赠别》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更传递出一种普遍而永恒的人类情感——对于友情的珍视与怀念。当我们再次吟诵这首诗时,或许也能从中体会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离别时刻,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