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1. 泊:停船靠岸。
2. 秦淮:指秦淮河,流经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是当时繁华之地。
3. 商女:歌女或卖唱的女子。
4.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的靡靡之音,被认为是亡国之音。
翻译:
迷离的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河水,朦胧的月光洒在沙滩上。夜晚我将船停泊在秦淮河边,靠近一家酒家。那些歌女们不知道国家已经陷入危难之中,仍然隔着江水唱着《玉树后庭花》这样的靡靡之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通过对秦淮河畔夜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描绘了一幅朦胧而静谧的画面,给人一种神秘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第二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夜泊秦淮近酒家”,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氛围。
后两句则是全诗的核心所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上写的是歌女们的无知,实际上却深刻地讽刺了统治者沉溺于享乐而不思进取的态度。这种借古讽今的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意义。
整首诗语言简洁凝练,情感深沉含蓄,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警醒。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稳定的生活,并警惕那些可能带来灾难的行为。通过这样的艺术表达,《泊秦淮》成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