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描绘了诗人所处的位置。京口即今江苏镇江,瓜洲则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在当时位于扬州之西,与镇江隔江相望。这里用“一水间”三个字,既点明了两地的距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在那个时代,水路是主要的交通方式,而一水之隔却可能意味着天涯海角,这种空间上的距离感让诗人更加怀念家乡。
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进一步强调了故乡的遥远。钟山即紫金山,位于今天的南京市内,是诗人的故乡。虽然只有数重山的距离,但在实际生活中,这或许需要跋涉许久才能到达。这种看似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的距离,更增添了诗人心中的惆怅。
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全诗最为人称道的一句。这里的“绿”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江南大地焕然一新的景象,还蕴含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一个“又”字,表明这样的季节轮回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而每一次春回大地都伴随着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直接抒发了诗人渴望归乡的心情。“明月”象征着团圆和希望,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期待与无奈。诗人不禁自问:那轮明亮的月亮什么时候才能照亮我返回故乡的道路呢?这一问充满了无尽的惆怅与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仕途奔波后的孤独寂寞。它不仅仅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佳作,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的心境。王安石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这首诗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