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四知文言文翻译】《杨震四知》是一篇出自《后汉书·杨震传》的文言短文,讲述了东汉名臣杨震廉洁自律、不贪钱财的故事。全文虽短,却寓意深刻,体现了古代士人“慎独”的道德操守和清廉为官的精神。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 原文 | 翻译 |
|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 杨震,字伯起,是弘农华阴人。 |
| 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贯通。 | 他年少时就勤奋好学,精通儒家经典,广泛阅读,无不通晓。 |
| 五更举孝廉,不就;连辟公府,不應。 | 他被推荐为孝廉,没有接受;多次被朝廷征召,也不应命。 |
| 后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 后来升任荆州刺史,又调任东莱太守。 |
| 时昌邑县令王密,故人也,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当时昌邑县令王密,是他以前的朋友,夜里带着十斤黄金送给杨震。 |
|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震,何也?” | 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但你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 |
| 密曰:“暮夜无知者。” | 王密说:“晚上没人知道。” |
|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 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
| 密愧而出。 | 王密羞愧地离开了。 |
二、
《杨震四知》通过一个具体事件,展现了杨震在面对金钱诱惑时的坚定立场。他强调“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表达了对内心良知的尊重,也反映出一种“慎独”的精神境界。这种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杨震的行为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尤其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他不因私情而动摇原则,也不因无人知晓而放松自我约束,这种精神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三、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文章出处 | 《后汉书·杨震传》 |
| 作者 | 范晔(《后汉书》作者) |
| 主题 | 廉洁自律、慎独精神 |
| 故事背景 | 杨震拒绝王密送金 |
| 核心观点 |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无人不知 |
| 现代启示 | 自律、坚守道德底线、慎独精神 |
| 人物形象 | 杨震:清正廉洁、有原则 |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富有哲理 |
通过这篇短文,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士大夫的道德操守,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用于今天的为人处世之道。
以上就是【杨震四知文言文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