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出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句话出自《左传·庄公十年》中记载的《曹刿论战》一文。这是中国历史上一篇著名的政治军事散文,讲述了曹刿在齐桓公与鲁庄公之间的长勺之战中,提出正确的战略建议,帮助鲁国以弱胜强的故事。
一、原文出处简介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篇经典篇章,主要讲述的是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在长勺发生的战役。曹刿作为一位普通百姓,因对国家大事有深刻见解,被鲁庄公采纳其建议,最终取得胜利。
其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在战前对鲁庄公说的一句话,意指那些身居高位、享受优渥生活的人(“肉食者”),往往目光短浅,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二、语句解析
- 肉食者:指统治阶级或有权势的人,因其生活优渥,常以吃肉为象征。
- 鄙:浅陋、见识短浅。
- 未能远谋:没有长远的谋划或战略眼光。
整句话的意思是: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往往见识浅薄,缺乏深远的考虑和战略部署。
三、历史背景与意义
此句不仅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民本”和“贤才”的重视。曹刿虽出身平民,却能洞察时局,提出正确策略,体现出“士人”的责任与担当。
这一观点也启发后人,在决策过程中不应只依赖权贵,而应广纳贤才,听取多方意见,才能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四、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 |
原文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作者 | 左丘明(相传为《左传》作者) |
意义 | 批评统治阶层目光短浅,强调贤才的重要性 |
背景 | 春秋时期齐鲁长勺之战 |
现代启示 | 决策应广纳良策,不唯权贵 |
五、结语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应多听取不同声音,避免因权力集中而导致的决策失误。这种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上就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出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