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怎么读】“老骥伏枥”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曹操的《龟虽寿》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虽然年纪已大,但仍然怀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一、字词解释
汉字 | 拼音 | 含义 |
老 | lǎo | 年老的 |
骥 | jì | 良马,比喻有才能的人 |
伏 | fú | 伏卧,指屈居于下 |
枥 | lì | 马槽,比喻地位或环境 |
整体意思是:一匹年老的良马虽然伏在马槽边,但仍有驰骋千里的雄心。
二、拼音与发音
成语 | 拼音 | 发音说明 |
老骥伏枥 | lǎo jì fú lì | “老”读第三声,“骥”读第四声,“伏”读第二声,“枥”读第四声。 |
三、使用场景
- 用于赞美年长者仍保持进取精神。
- 常用于文学、演讲、写作中,表达对坚持理想者的敬佩。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老当益壮、志在千里 |
反义词 | 老气横秋、心灰意冷 |
五、例句参考
1. 虽然他已经退休多年,但他依然关心国家大事,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 在事业上,他始终保持着“老骥伏枥”的精神,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六、总结
“老骥伏枥”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强调了年龄不是实现理想的障碍,只要心中有志,就应不断前行。它的读音为 lǎo jì fú lì,常用于鼓励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因年岁增长而放弃梦想。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成语的出处或在现代语境中的使用方式,可继续查阅相关文献或资料。
以上就是【老骥伏枥怎么读】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