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残保金和减免残保金的分录】残疾人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企业根据国家规定,按一定比例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支持的一种费用。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需按规定计提残保金,并在符合条件时申请减免。本文将对残保金的计提与减免相关的会计分录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计提残保金的会计分录
当企业未安排残疾人就业或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时,需按月或按年计提残保金。计提时,应计入“管理费用”或“税金及附加”科目,并同时确认“应交税费—应交残保金”负债。
会计科目 | 借方 | 贷方 |
管理费用/税金及附加 | ××× | |
应交税费—应交残保金 | ××× |
说明:
- “管理费用”适用于一般企业;
- “税金及附加”适用于有增值税等流转税的企业;
- 计提金额通常根据当地政策规定的比例计算。
二、缴纳残保金的会计分录
企业在实际缴纳残保金时,需从银行账户支付,并冲减“应交税费—应交残保金”。
会计科目 | 借方 | 贷方 |
应交税费—应交残保金 | ××× | |
银行存款 | ××× |
说明:
- 此分录反映企业已履行缴费义务,减少应付残保金余额。
三、申请减免残保金的会计处理
若企业符合残疾人就业减免条件,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减免。审批通过后,需调整原计提的残保金,并可能涉及退税或抵扣。
1. 减免申请通过后的会计处理(如减免部分)
会计科目 | 借方 | 贷方 |
应交税费—应交残保金 | ××× | |
管理费用/税金及附加 | ××× |
说明:
- 减少应交残保金,同时冲减原计提的费用。
2. 实际获得减免资金(如收到政府返还)
会计科目 | 借方 | 贷方 |
银行存款 | ××× | |
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 ××× |
说明:
- 若为财政补贴性质,计入“其他收益”;
- 若为非政府补贴,可计入“营业外收入”。
四、总结
残保金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计提、缴纳和减免三个环节。企业在日常核算中应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准确入账,确保合规性。对于符合条件的减免,应及时申请并做好相应的会计调整,避免税务风险。
表格汇总
情况 | 会计分录 | 说明 |
计提残保金 | 借:管理费用/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残保金 | 根据当地政策计提 |
缴纳残保金 | 借:应交税费—应交残保金 贷:银行存款 | 实际支付残保金 |
减免残保金(部分) | 借:应交税费—应交残保金 贷:管理费用/税金及附加 | 冲减原计提费用 |
收到减免款 |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营业外收入 | 政府返还或补贴 |
以上内容为企业在处理残保金相关业务时的常见会计分录,具体操作应结合当地政策和企业实际情况执行。
以上就是【计提残保金和减免残保金的分录】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