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校训源于哪一部典籍】复旦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其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子张》。这一校训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也反映了学校对学术研究与人格修养的重视。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一信息,以下内容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
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中国古代经典《论语》。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张》篇,原文为:“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应广泛涉猎、坚定志向,同时要善于提问和深入思考,最终达到“仁”的境界。
校训不仅是复旦精神的体现,也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中对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通过这样的校训,复旦大学希望培养出既有深厚学识,又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修养的人才。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校训内容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
出处典籍 | 《论语·子张》 |
原文出处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作者 | 孔子及其弟子(记载于《论语》) |
校训含义 | 广泛学习,坚定志向;勤于提问,深入思考 |
文化背景 | 儒家思想,强调教育与人格修养 |
复旦大学意义 | 体现学校对学术与品德并重的教育理念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复旦大学的校训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它不仅是学校的精神象征,更是每一位复旦学子应当铭记并践行的价值观。
以上就是【复旦大学校训源于哪一部典籍】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