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翁传医古文及其翻译】《丹溪翁传》是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的传记文章,由其弟子所撰。该文不仅记录了丹溪翁的生平事迹,还体现了他医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对后世中医发展的重要影响。本文将对《丹溪翁传》的原文进行简要总结,并附上相应的白话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
一、原文
《丹溪翁传》主要讲述了朱震亨的出身、求学经历、医学成就及学术思想。文章强调了他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治学态度,以及他在临床实践中的卓越贡献。文中还提到他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对后世中医辨证论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白话翻译 |
丹溪翁者,姓朱氏,名震亨,字彦修,婺州义乌人也。 | 丹溪翁姓朱,名震亨,字彦修,是浙江义乌人。 |
少时聪颖,好读书,尝游于吴越之间,从师于许文懿公。 | 他年少聪明,喜欢读书,曾游历吴越地区,跟随许文懿公学习。 |
其学不泥于古人,务求实用,尤精于脉理,善治疑难之症。 | 他的学问不拘泥于古人,注重实际应用,尤其精通脉理,擅长治疗疑难病症。 |
每遇病者,必先察其色、闻其声、问其状、切其脉,而后定方。 | 每当遇到病人,必定先观察面色、听声音、询问病情、把脉后再开方。 |
其术精妙,远近皆称其能,而尤以调和阴阳为本。 | 他的医术高超,远近都称赞他的能力,尤其重视调和阴阳。 |
尝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此其立论之大端也。 | 曾经说:“阳气常常有余,阴气常常不足。”这是他立论的主要观点。 |
世人多以攻邪为主,而翁则主养正,故其方多用滋阴之品。 | 世人多以祛邪为主,而丹溪翁则主张扶正,因此他的药方多使用滋阴药物。 |
后学多宗其法,至今传之不衰。 | 后世学者多遵循他的方法,至今仍被广泛传承。 |
三、总结
《丹溪翁传》不仅是对朱震亨生平的记载,更是一部体现其医学思想和实践风格的重要文献。文章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丹溪翁在医学上的独到见解和务实精神。他提出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成为后世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过对比古文与白话翻译,可以看出,《丹溪翁传》语言典雅,内容深刻,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对于研究中医发展史和学习古代医学典籍的人来说,此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如需进一步探讨丹溪翁的医学理论或相关医案,可参考《格致余论》《局方发挥》等著作。
以上就是【丹溪翁传医古文及其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