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残保金计算的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应该如何计算

2025-09-03 19:00:08

问题描述:

残保金计算的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应该如何计算,求快速帮忙,马上要交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3 19:00:08

残保金计算的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应该如何计算】在残保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过程中,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是计算应缴残保金的重要依据之一。正确理解并准确计算这一数据,有助于用人单位合规申报、避免因误算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一、基本概念

残保金是指用人单位未按法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时,需向当地残疾人联合会缴纳的资金。其计算公式为:

> 应缴残保金 = 在职职工人数 × 当地平均工资 × 残保金征收比例 × (1 - 实际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 / 应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

其中,“在职职工人数”是关键参数之一,直接影响最终的应缴金额。

二、如何计算“在职职工人数”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规定,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通常包括以下几类人员:

类别 包括内容 是否计入
正式职工 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 ✅ 是
劳务派遣员工 通过劳务派遣公司用工的员工 ❌ 否(需由派遣单位统计)
非全日制用工 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员工 ✅ 是
外籍员工 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籍员工 ✅ 是
内部退养人员 已办理内部退养手续但仍在单位工作的人员 ✅ 是
离退休人员 已退休或离职的人员 ❌ 否

> 注意: 劳务派遣员工不计入用人单位的在职职工人数,而是由派遣单位进行统计。

三、特殊情况说明

1. 跨地区用工:如果用人单位在多个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应以实际用工所在地为准统计在职职工人数。

2. 临时用工:如短期合同工、季节工等,只要在统计周期内有实际用工,均应计入。

3. 灵活用工:如兼职、平台用工等,若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也应纳入统计范围。

四、总结

在计算残保金时,用人单位必须准确掌握在职职工人数,确保数据真实、完整。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合理规划财务支出,也能体现对残疾人就业的支持与责任。

关键点 说明
计算依据 基于用人单位实际用工情况
包含对象 正式职工、非全日制用工、内部退养人员等
不包含对象 劳务派遣员工、离退休人员等
重要性 影响残保金缴纳金额,需严格核实

如您所在单位涉及残保金缴纳,建议定期核对在职职工人数,并及时与当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沟通确认相关政策要求,确保合规操作。

以上就是【残保金计算的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应该如何计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