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驷不及舌是什么意思】引发关注。“驷不及舌”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后来在《左传·昭公十二年》中也有类似表达:“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句话说出口后,就是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比喻说话要谨慎,一旦说了出去,就无法收回。
一、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驷不及舌 |
出处 | 《左传·昭公十二年》 |
释义 | 一句话说出来,就是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比喻说话要谨慎,一言既出,难以收回 |
近义词 |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出法随 |
反义词 | 善言善语、谨言慎行 |
用法 | 多用于劝诫他人说话要慎重,避免因言语不当造成不良后果 |
示例 | 他一时冲动说了伤人的话,事后才知“驷不及舌”,后悔不已 |
二、深入理解
“驷不及舌”强调的是语言的力量和后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一时情绪激动或口无遮拦而说出伤害他人或自己后悔的话。因此,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说话之前要三思而后行,尤其是在涉及他人感情、利益或重要事项时更应谨慎。
此外,这个成语也常被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或日常交流中,作为对说话者的一种警示,鼓励大家提高语言素养,做到“言而有信”。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家庭沟通 | 父亲告诫儿子:“你刚才那句话说得太重了,以后要记住‘驷不及舌’。” |
工作场合 | 老板提醒新员工:“在会议上发言前要仔细考虑,别让‘驷不及舌’成为你的习惯。” |
教育引导 | 老师对学生说:“说话要有分寸,否则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记住‘驷不及舌’。” |
四、结语
“驷不及舌”不仅是对语言的尊重,更是对人际关系的负责。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学会控制言语、增强语言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到“言出有度,行止有方”。
以上就是【驷不及舌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