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引发关注。为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矿井正常生产秩序,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该规定从预防、监测、治理、应急等方面对煤矿防治水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
一、主要
1. 防治水原则
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确保防治水工作科学、规范、有序进行。
2. 责任体系
明确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防治水专业人员的职责分工,建立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责任机制。
3. 水文地质调查
煤矿必须开展水文地质调查与勘探,掌握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建立水文地质档案,为防治水提供数据支持。
4. 防治水工程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疏排水系统、防水煤柱留设、注浆堵水等防治水工程,确保矿井安全。
5. 监测预警
建立完善的水害监测预警系统,对矿井涌水量、水位变化、水质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隐患。
6. 应急预案
制定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矿井应对突发水害事件的能力。
7. 培训教育
加强防治水知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防治水措施有效落实。
二、重点内容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防治水原则 | “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
责任体系 | 明确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及专业人员职责 |
水文地质调查 | 必须开展,建立水文地质档案 |
防治水工程 | 包括疏排水、防水煤柱、注浆等 |
监测预警 | 实时监测涌水量、水位、水质等 |
应急预案 | 制定并定期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
培训教育 | 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
三、实施意义
《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的出台,不仅规范了煤矿防治水工作的流程和标准,也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严格执行该规定,可以有效降低矿井水害事故的发生率,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经济效益。
同时,该规定也推动了煤矿行业在防治水技术上的创新与发展,提升了整体安全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上就是【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