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记录表填写范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沉降观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用于监测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地基沉降情况,确保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为了规范沉降观测工作的开展,提高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特制定本“沉降观测记录表”的填写范例,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一、基本信息填写
1. 工程名称:填写具体工程项目的全称,如“某某住宅小区一期工程”。
2. 建设单位:填写负责项目建设的单位名称。
3. 施工单位:填写实际承担施工任务的单位名称。
4. 监理单位:填写对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的监理公司名称。
5. 观测点编号:根据设计图纸或现场布置,为每个观测点分配唯一编号。
6. 观测日期:填写本次观测的具体日期,格式为“YYYY年MM月DD日”。
7. 观测人员:填写参与本次观测的工作人员姓名。
8. 复核人员:填写对本次观测结果进行复核的人员姓名。
二、观测数据记录
| 观测点编号 | 原始高程(m) | 当前高程(m) | 沉降量(mm) | 备注 |
|------------|----------------|----------------|----------------|------|
| A-01 | 100.50 | 100.49 | -10| 正常 |
| A-02 | 100.52 | 100.51 | -10| 正常 |
| B-01 | 100.48 | 100.47 | -11| 正常 |
| C-01 | 100.60 | 100.58 | -20| 异常 |
> 注:
> - “原始高程”是指首次观测时的基准高程;
> - “当前高程”为本次观测的实际测量值;
> - “沉降量”为当前高程与原始高程的差值,负值表示下沉;
> - “备注”用于说明异常情况或特殊说明。
三、沉降趋势分析
根据多次观测记录,可绘制沉降曲线图,分析沉降速率是否趋于稳定。若发现某一点沉降量持续增大或超过设计允许范围,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四、注意事项
1. 观测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
2. 数据记录应真实、完整,不得伪造或篡改;
3. 每次观测后应及时整理数据并归档保存;
4. 若发现异常沉降,应立即通知相关负责人并启动应急处理机制。
通过规范填写“沉降观测记录表”,不仅有助于掌握工程的沉降变化规律,也为后期结构评估和维护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希望各相关单位认真执行,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