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质量监控管理制度】为规范医疗机构的病历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确保临床诊疗工作的科学性、完整性与可追溯性,特制定本病历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
本制度旨在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手段,对病历资料的书写、归档、保存及使用进行全过程监控,确保病历内容真实、准确、完整,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标准,为临床诊疗、科研教学、医疗纠纷处理及医保审核提供可靠依据。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临床科室、医技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涵盖门(急)诊病历、住院病历、手术记录、护理记录、检验报告、影像资料等各类医疗文书的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1. 医务科负责统筹病历质量监控工作,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与流程。
2. 各临床科室设立病历质量管理员,负责本科室病历的日常检查与整改。
3. 护理部、药学部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开展专项病历质量评估。
4. 信息科负责病历电子系统的维护与数据安全,保障病历资料的完整性与可访问性。
四、病历书写要求
1. 病历书写应遵循《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
2.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确保病历内容客观、真实、及时。
3. 住院病历应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初稿,8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
4. 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等应由相关责任人及时填写并签名。
五、质量监控方式
1. 定期抽查:医务科每月对各科室病历进行随机抽查,重点检查病历完整性、规范性与及时性。
2. 专项检查:针对常见问题或高风险环节(如手术病历、危重病人病历)开展专项检查。
3. 科室自查:各科室每周组织病历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上报。
4. 信息化监控:利用电子病历系统进行自动预警与数据统计分析,提高监控效率。
六、问题处理与反馈机制
1.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知责任医生,并限期整改。
2. 对于重复出现的问题,将纳入绩效考核,影响个人评优评先。
3. 建立病历质量反馈平台,鼓励医务人员提出改进建议,持续优化管理流程。
七、培训与教育
1. 定期组织病历书写规范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病历书写能力。
2. 开展典型案例分析,增强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
3. 鼓励医务人员参与病历质量改进项目,推动质量持续提升。
八、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医务科负责解释与修订。各科室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制度落地执行。
通过本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强化病历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与信息化水平,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