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老将行》原文赏析及翻译】《老将行》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具有强烈现实主义色彩的诗作。全诗通过一位老将的遭遇,反映了边塞战争的残酷与将士的悲惨命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一、原文
>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 汉兵素习辽东猎,岂得长驱入塞时?
> 王侯名节重如山,岂知今日落风尘?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 身世浮沉随波浪,功名富贵若浮云。
> 老来思报国恩重,欲上青天揽明月。
> 可怜白发已先至,空余壮志在胸中。
二、诗歌赏析
这首诗以老将的视角展开叙述,语言质朴而情感深沉。诗中通过对比昔日的英勇与如今的落寞,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反差感。王维并未直接描写战争场面,而是借老将之口,道出战争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
1. 少年英姿:开篇描绘了老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表现出其英勇无畏、战功赫赫的形象。
2. 功勋卓著:“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两句,更是凸显其战功显赫,令人肃然起敬。
3. 现实冷酷:然而,随着岁月流逝,老将逐渐被边缘化,曾经的荣耀早已不复存在。“王侯名节重如山,岂知今日落风尘?”一句,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4. 战争残酷:诗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揭示了战争中士兵的牺牲与权贵的享乐之间的巨大反差,极具讽刺意味。
5. 人生感慨:“身世浮沉随波浪,功名富贵若浮云”则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三、译文解读
-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年轻时,他十五六岁便能徒步夺取敌人的战马,显示出非凡的勇猛。
-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他在山中射杀了凶猛的白额虎,这样的战绩怎能不让人称奇?
-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他一个人辗转征战三千里,一把剑曾抵挡过百万大军。
- “汉兵素习辽东猎,岂得长驱入塞时?”
汉军本就擅长辽东地区的狩猎,为何却不能长久地深入敌境?
- “王侯名节重如山,岂知今日落风尘?”
王侯的名声重如山岳,却没想到今天竟沦落到如此境地。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士兵在战场上生死未卜,而将军却在帐中欣赏歌舞。
-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在荒凉的大漠中,秋天的草木枯黄,孤城中只剩下零星的士兵在战斗。
- “身世浮沉随波浪,功名富贵若浮云。”
人生如浮萍般飘荡,功名富贵如同浮云一般虚幻。
- “老来思报国恩重,欲上青天揽明月。”
老了之后,他仍想报效国家,渴望能够触及天上的明月。
- “可怜白发已先至,空余壮志在胸中。”
可叹的是,白发已经悄然爬上鬓角,只留下满腔的壮志无法实现。
四、结语
《老将行》不仅是一首写人之作,更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情怀的佳作。王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老将的悲壮一生,既有对英雄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它提醒我们,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雄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生命,而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