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性文章,讲述了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生动形象,既展示了科技发展的成果,也引发学生对科技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20世纪科技成就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受科技对生活的深远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关注科技、热爱科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技发展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 难点:体会“呼风唤雨”在文中的比喻意义,理解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等。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20世纪重要科技发明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提问激趣:
“你们知道‘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吗?在古代,人们认为只有神仙才能做到这一点,但今天,我们人类也能做到,这是为什么呢?”
2. 展示图片或视频:播放一些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如飞机、电视、电脑等,引导学生思考科技的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2. 分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哪些科技发明让人类实现了“呼风唤雨”?
3. 教师小结:课文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20世纪科技发展的迅速和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精读课文,找出关键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 引导学生理解“呼风唤雨”的含义: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控制自然,而是指科学技术的强大作用。
2.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以下部分:
- 科学技术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 举例说明科技发展的成就,如航天、通信、医疗等;
- 体会作者对科技发展的赞美之情。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汇报自己查找的科技发明,并说说它们对人类的影响。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讨论交流:
- 如果没有这些科技发明,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 你希望未来科技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便利?
2. 情感升华:
- 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要利用它造福人类,也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鼓励学生从小树立科学理想,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
1. 教师总结:
- 20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正是科学技术让人类实现了“呼风唤雨”。
-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科技成果,同时也要努力学习,为未来的科技发展做贡献。
2. 布置作业:
-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心中的科技奇迹》,描述一件你最喜欢的科技产品及其对你的影响。
- 预习下一课内容,做好课堂准备。
六、板书设计
```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科技改变生活
科技成就:航天、通信、医疗……
呼风唤雨:科技的力量
人类进步:从依赖自然到掌控世界
未来展望:科技引领美好明天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深度,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