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的文言文阅读附答案】《孙权劝学》是出自《资治通鉴》的一篇经典文言文,讲述了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鼓励部下吕蒙学习的故事。文章虽短,却蕴含深刻道理,体现了古代重视教育、倡导终身学习的思想。
一、原文节选: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二、词语解释:
- 初:当初。
- 当涂掌事:掌握重要事务,比喻身居要职。
- 辞以军中多务:推辞说军中事务繁多。
- 治经为博士: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古代官职)。
- 涉猎:粗略地阅读。
- 见往事耳:了解过去的事情罢了。
- 孰若孤:哪里比得上我呢?
- 大有所益:有很大好处。
三、翻译与理解: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居要职,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由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让你专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是希望你广泛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多,哪有我忙?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很有收获。”于是吕蒙开始认真学习。
四、内容分析:
本文通过孙权劝学的情节,展示了他作为一位君主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学习的推崇。他没有用强制手段,而是以自身为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最终让吕蒙接受了劝告,并因此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也反映出古代“士人”阶层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学无止境”的思想。
五、阅读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1. 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答:因为吕蒙当时身居要职,需要具备更多的知识和见识,而孙权认为学习能帮助他更好地处理政务。
2. 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
答:孙权没有强迫吕蒙,而是以自己的经历为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并指出吕蒙的借口并不成立。
3. 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答:文章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无论身份高低,都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4. 吕蒙的学习结果如何?
答:吕蒙后来勤奋学习,学问大增,最终成为一位有才学的将领。
六、总结:
《孙权劝学》虽然篇幅简短,但语言精炼,寓意深远。它不仅是一则历史故事,更是一则关于学习与成长的启示录。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